研究生、跳樓,這2個詞放在一起,格外令人扼腕痛惜。而27歲的河南滑縣男孩陳澤民,卻選擇決絕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那之前,他的個人QQ空間更新了一封名為《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文章。
在離開前大約1個多小時,陳澤民的QQ空間還更新了一段錢鐘書在《圍城》中描述的“葡萄論”:到底什么是樂觀,什么是悲觀?
【探訪】校園迎新季,記者探訪網傳的“西十二樓”
(網傳陳澤民跳樓現場)
(4日下午,大河報記者探訪華中科技大學西十二樓)
9月初,是高校的迎新季。
4日下午,大河報記者趕赴華中科技大學,從南4門進入,迎面就是“歡迎華中科技大學2019級研究生”幾個大字。
從南4門走到陳澤民生前就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需要穿過樹木蔥蘢的綠蔭道,高聳的樹木遮天蔽日,彰顯著老牌院校的底蘊。不少教學樓前,打出了紅彤彤的歡迎新生的標語。
順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樓往西走不遠,是西十二樓。回字形的建筑,5層樓高。
不少同學在樓里自習,背書。記者隨機問了三個,他們都是本科學生,有本校的,也有外校跑來“蹭自習室”的,都在備戰考研。
一樓的走廊里,則以易拉寶的形式,展出數十名優秀師生,多是研究生,也有博導和本科生。主題是“奮斗的青春最閃耀”。
根據陳澤民妹妹微博,9月2日那天,研究生陳澤民就是在這座樓的5樓往下跳,匆忙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跳下的一瞬間,他很決絕。學校并非毫無察覺,發現端倪后已在樓下準備了氣墊等救助設備,但他選擇了另外的位置,面朝下,跳了下去。
按照陳澤民同學提供給記者的其生前跳樓照片,記者找到了該教學樓5樓的一間教室,大門關閉,黑板很干凈。
【扼腕】QQ空間留下《狗血的研究生生涯》,他選擇離開
9月3日起,一則名為《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文章開始在網上流傳。與這篇文章配套的,是寫在一間教室黑板上的疑似血書的照片。其最早更新于陳澤民的QQ空間動態。
這篇文章是這樣開頭的:“2016 年 8 月 29 日凌晨 2 點多,當長途大巴車緩緩駛入武漢市區,借著微弱 的路燈,我坐在窗前努力地想要看清窗外的每一條街道、建筑……”
這篇稿子相對詳細地介紹了研究生生涯,包括任務安排、獎學金評定、公司做事、徐老師的說法、石老師的“關心”、校招與論文、遭遇等7部分。而在文章最后,則感慨:“一個天生視力三米外看不清別人的臉的人,跟人說又有誰在意;父母為此付出無數的汗水,如何回報;華科計算機就業率很高,沒找到工作是什么處境;兩年來,每日翻來覆去睡不著。該怎樣。”
根據署名,這篇文章寫于2019年6月27日,9月2日早上7時許,陳澤民的QQ空間更新了此文;隨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有兩次更新。其中,早上7:39,更新的是兩張教室的圖片,黑板上疑似用鮮血寫了一段話,直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兩名老師。
隨后,這篇文章在微博上迅速發酵。有網友稱,導師有錯,都是延期畢業惹的禍;有的則稱,導師其實并沒有太過分,學生心理素質有點差。而更多的聲音,則是惋惜,惋惜一位即將成材的青年學子,為何走上這條路?
“當天我來上自習,看到好多人。”西十二樓正在背書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聽說是有學生“想不開”。他沒太當回事,去了自習室。大約20分鐘后再出來,人群基本都消失了。窗戶外坐的學生沒了,樓下的各種人也沒了。
【其人】放棄本校保研,復讀一年考上華科研究生
1992年出生在河南滑縣的陳澤民,曾是“全村的驕傲”。他的妹妹陳澤君(化名)告訴記者,他們的父母均務農,且身體不好,父親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母親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均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所以,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哥哥很爭氣,本科就讀于河南農業大學,每年都拿到一等獎學金,基本沒太讓家里操心。在陳澤君心中,大她8歲的哥哥不僅是親人,還是她的人生導師。
(陳澤民生前照片,受訪者供圖)
而陳澤民本科班班長劉軒(化名)同樣對他的品學兼優記憶猶新。劉軒告訴記者,本科期間兩人住“對門”,關系很好。陳澤民學習好,基本回回班上第一,誰有啥不會,他都樂于解答。2015年,本科畢業后,有同學工作了,也有同學考研了,陳澤民那一年原本可以本校保研,但他還是決定放棄,復讀一年,考上了計算機專業更強的華中科技大學。
本科班同學宋靜(化名)也表示,上學期間他一直都很優秀,成績很好,待人也友善。
最近一次見到哥哥,是今年春節。而最近一次聊天,則是9月1日,陳澤君想換手機,哥哥就幫她推薦型號,還叮囑她最好去實體店體驗一下再買。陳澤君并未發現任何異樣。
而2日一早,她卻發現,幾乎不怎么發動態的哥哥有了動態,抱著好奇心理點了進去,卻看到了日志,剛剛看完,陳澤君接到了父親的電話,學校稱,陳澤民正在教學樓樓頂上,陳澤君趕到漢口站,已是中午12點多。3日上午,一家人見到了陳澤民,在殯儀館。
【希望?】家人稱其是“樂天派”,家境貧寒大學時期還用按鍵手機
陳澤民為啥想不開?這是眾多網友的疑問,也是家人和友人的困惑。有網友評,這學生心理素質不行,壓力再大也不能輕生啊。會不會太悲觀了?
然而,在家人和朋友眼中,陳澤民是個“樂天派”。
“我們在一起就是玩鬧,很輕松。”劉軒說,去年他結婚,陳澤民過不去,還特意打電話送祝福,語氣輕松,聽起來過得也不錯。
陳澤君同樣提到了“樂觀”一詞。她表示,雖然哥哥在外上學這幾年,對家里報喜不報憂,但他的性格真的不錯。喜歡運動,與人為善。
不過,陳澤民也有“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劉軒告訴記者,上大學期間,男生一般都穿品牌球鞋,但陳澤民總是衣著樸素,穿的是那種很簡陋的鞋;智能手機早就普及了,但剛開學的時候,陳澤民使用的還是按鍵的直板手機。他說,能打電話就行。近些年才換了智能手機。
(陳澤民衣著樸素,受訪者供圖)
從《狗血的研究生生涯》一文中,看到多處陳澤民對于獎學金的爭取、關于實習工資的爭取。比如老師說“陳澤民你的三等獎學金(4000), 其他都是二等(8000)”,還有實習時“銀行卡上依然是一月發三百”。而在公司實習期間,陳澤民不打車,擔心公交慢,就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騎行1小時去實習。
另外一個“與眾不同”,是陳澤民患有白化病。他的頭發先天呈金黃色,皮膚比普通人更白些,并患有嚴重弱視。按照其自述書上說,是“一個天生視力三米外看不清別人的臉的人”。劉軒和宋靜都說,平時看電腦他需要趴在屏幕前,甚至需要放大鏡的輔助。但即便這樣,他依然考班級第一。
陳澤民到底是個樂觀的人還是個悲觀的人?在2日早上7時許,陳澤民的QQ空間還更新了一條動態,是錢鐘書《圍城》里的“葡萄論”: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他給這條動態取題目“希望”,卻在后面加上了“?”。
【進展】家人取回遺物,抽屜里還遺留著爸媽春節塞的牛肉干
4日下午,陳澤民的家人來到了他生前居住的宿舍,取回他留在學校最后的物品。陳澤君哭了兩次。
(陳澤民研究生宿舍)
第一次,她看到了哥哥的乒乓球拍,哥哥喜歡運動;第二次,她看到了抽屜里的牛肉干,這是今年春節返校,爸媽給哥哥包里塞的。節儉的他,還沒有吃完。
陳澤君說,抵達武漢當日,學校派老師將她和家人接到賓館,也講述了哥哥出事的經過。3日晚家人報警,校方和警方也出面跟其父母溝通,但哥哥到底在學校遭遇了什么,相關責任人是否應當為哥哥之死負責,學校尚未有明確答復。導師徐老師也沒有露面。
“我們一直在等待校方給一個合理的交代和說法。”陳澤君說,截至4日晚7時許,尚未有明確答復。
“家人要的,是一份尊重和開誠布公,是一個公平的對話平臺。”劉軒說,這也是陳澤民本科同學的想法。
據澎湃新聞報道,針對此事,9月4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外宣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校方對此非常悲痛和惋惜,學校目前正全力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并協助涉事學生家屬處理善后事宜。
本報記者將繼續關注此事進展。
關鍵詞: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跳樓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