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則股權轉讓公告引發廣泛關注,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擬對持有的合肥廣芯基金493664.630659萬元人民幣基金份額公開轉讓,轉讓底價高達人民幣70億元。
據了解,合肥廣芯基金份額此前間接持有Nexperia(安世半導體)股權,并且還是最大單一股東。資料顯示,安世半導體是在2016年以建廣資產為主導的中國財團以27.5億美元(約合181億元人民幣)收購的恩智浦標準件業務。
股權轉讓引各路資本關注
從相關人士處獲悉,安世半導體公司管理層傾向于盡快IPO。建廣資產也在近期表示,安世半導體資本化運作方式將首選考慮香港IPO,中國A股資本化運作可做備選方案。
實際上,在安世半導體上市傳聞之前,關于安世半導體的資本化運作就吸引了銀鴿投資(7.420, 0.00, 0.00%)、聞泰科技(30.500, 0.00, 0.00%)、曠達科技(4.510, -0.05, -1.10%)等大批上市公司的關注。
回顧2016年對安世半導體并購中,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旗下合肥廣芯基金,共計花費699117.1275萬元,間接成為安世半導體公司股份最大單一最大股東。持有了不到兩年后,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宣布,決定擬對合肥廣芯基金進行拆分,轉讓其中70%的股權,轉讓的底價為人民幣70億元。
據聞泰科技4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孫公司與另外兩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確定將受讓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持有的安世半導體的七成股份,成交金額為114.35億元,溢價63%。
此次交易之所以能夠實現溢價,和安世半導體公司本身資質優良有關。
根據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披露,2017年2月交割完成后,Nexperia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10.3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2月~12月)的近12.88億美元。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占比約31.52%,大中華區占比約30.75%。2017年12月末標的企業總資產為34.25億美元(約合215.98億元人民幣),在職員工約1.15萬人。
而也正是看重安世半導體的資源優勢,各路上市公司開始對安世半導體開展新一輪的資本廝殺。據了解,銀鴿投資等上市公司從去年開始了相應的布局計劃。
2017年7月15日,銀鴿投資對外公告稱,公司與智權創投有限公司簽訂意向性協議,擬出資購買智權創投可處置的JW Capital Investment Fund LP基金合伙份額。該基金涉及的資產為著名半導體公司恩智浦剝離出來的優質資產一一安世半導體。
此外,河南銀鴿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漯河銀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13日與Smart Right Ventures Limited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及《框架協議之補充協議》,并于2017年8月31日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補充協議2》,約定買方購買賣方可處置的JW Capital Investment Fund LP2.5億美元合伙份額及間接持有的目標基金0.9億美元合伙份額,初始交易金額4億美元,其中公司出資不超過1.2億美元。
港股IPO還是沖刺A股?
而實際上,安世半導體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獨角獸”上市標準。今年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證監會同日宣布將修改相關IPO管理辦法,這意味著備受市場關注的“獨角獸”企業將通過發行新股和CDR上市。
根據《意見》,試點企業應當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明確規定,符合條件的創新企業不再適用有關盈利及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發行條件,這意味著虧損的創新企業也能上市。
從近期美國制裁中興通訊(31.310, 0.00, 0.00%)事件來看,美國把貿易戰延伸到科技領域,擊中中興通訊最大的短板上,也暴露了我國在科技領域的軟肋——原創性和前沿的核心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以前,我國集成電路設備基本依靠進口。2009年,我國集成電路設備市場規模僅為9.69億美元,進口規模和自制規模分別為9億美元和0.69億美元,設備自制比例7%。2010年以來,我國加快設備進口速度,2016年設備進口規模達到36億美元,是09年的4倍,設備自制率下降為3%,進口依賴嚴重。
據了解,為改善集成電路設備進口以來情況,國家設立了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及成套工藝科技項目(簡稱02專項)
此外,國家戰略層面對半導體產業予以重點支持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規定了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可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持續加強研發活動,不斷提高研發能力。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稅收政策的扶持有助于國內集成電路國產化率提升。
據悉,中國在2015年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提出培育半導體產業。對于在電子設備制造領域握有很高份額的中國來說,半導體是最主要的進口產品。改善貿易收支離不開半導體自給率的提高。2015年,在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指出,到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
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如能成功競得此類半導體行業優質資產,將極大的提升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想象空間及市場關注度,有效提升市場對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半導體資產的置入,無論從跨界融合或者產業鏈延伸的角度,都將為上市公司開辟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使得上市公司在這場潛在的產業爆發前期占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位置。
此前,銀鴿投資公告顯示,《合作意向協議》的簽署系公司擴大對目標基金的投資,本次合作如能成功,將有利于公司的產業升級,持續促進產業優化,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全面推動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近期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出席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時發言,內地與香港的改革將便利更多獨角獸通過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融資,會有很多企業考慮在香港和內地同時上市,從而大大加快中國新經濟的發展。
這引起了市場更大猜想,安世半導體上市預計將加快步伐或可選擇同時在港股和A股同時上市,而市場對于銀鴿投資這類競爭安世半導體的上市公司后續更多動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