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12月17日訊 近期行業內“4+7”帶量采購中標結果出爐,最大降價幅度超90%,超市場預期。西南證券認為本次帶量采購政策很大程度上為落實一致性評價,從長期看對醫藥產業健康發展是利好;短期對既得利益者對原研藥沖擊最大;中期看,很可能對國內首仿藥有所沖擊,也將會影響仿制藥估值。12月14日-12月16共計有32家上市公司公布調研記錄,其中華東醫藥、當升科技和新智認知最受機構關注,均被20家以上機構調研。
華東醫藥
重點調研機構:
高毅資產、淡水泉投資、景林資產、易方達基金
調研摘要:
當前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政策對公司帶來的影響及未來發展預測?
答:受“帶量采購試點”政策及投資者預期影響,近期涉及仿制藥業務醫藥上市公司股價大多數都有所下跌,公司股價在短期內也調整較多,這在公司發展歷史上也很少見。公司于12月10日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其可能原因有:
1、“帶量采購試點”政策推進進程加快;
2、2018年12月6日在上海市組織的帶量采購試點結果公布后,部分制藥企業產品價格降幅大幅超過市場預期;
3、對本公司產品后續有可能被納入帶量采購試點并大幅降價的強烈擔憂。
公司重點產品本次暫未納入帶量采購試點名單,競爭格局也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評估對2018年度經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公司預計2019年整體經營業績也不會受到帶量采購試點的實質性影響,仍能保持穩健增長,現有核心產品未來仍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較好的進口替代市場機遇。
帶量采購試點的實施將會重塑國內醫藥行業格局并深刻影響醫藥企業未來發展模式,推動國內醫藥企業加速向高端仿制藥及創新藥升級,國內醫藥行業仍然大有可為,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公司也將進一步做好營銷體系變革,降低生產成本,豐富產品儲備,強化核心競爭力,加快向科研與創新型醫藥企業轉型。
帶量采購背景下,公司未來的研發策略?
答:公司研發布局不局限于現有的四大產品線領域,還重點關注癌癥、腫瘤用藥,生物藥、超抗、心腦血管,以及一些慢性病領域等。
公司一方面加大創新藥研發力度,專注于高難度、高門檻的專科仿制藥研發;另一方面將加快現有產品國際化注冊和市場開拓進程,加快核心產品海外市場質量認證,大力推進制劑產品出口戰略,努力把現有成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仿制藥推向歐美市場。除內生研發外,并購也是研發渠道。公司將加大創新藥的外部引進力度,力爭每年引進1-2個海外新藥品種,根據公司新藥研發布局和規劃,2020年開始力爭每年至少上市一個創新藥。
帶量采購試點政策的實施將推動國內醫藥企業加速向高端仿制藥及創新藥升級,公司將以仿制藥為基礎,以創新藥為目標,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創新進度,推進創新、轉型、國際化發展戰略。
當升科技
重點調研機構:
中信建投、銀華基金
調研摘要:
公司認為未來正極材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答: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才能立足。未來正極材料行業的競爭一定是技術、客戶、資金、成本(原料等)的全方位競爭,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進入國內外優質供應鏈,且具備雄厚資金實力和原材料優勢的企業才能成為這一行業的領導者和最終勝出者。
目前公司產能擴張規劃的實施情況進展如何?
答:公司目前產品需求旺盛,訂單飽滿,產線全部滿產仍供不應求。因此,2018年上半年,公司同時啟動了江蘇當升鋰電正極材料三期工程的建設和江蘇常州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籌建,其中三期工程將為公司帶來新增產能1.8萬噸。目前整體建設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中,新增產能將在明年逐步釋放。常州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遠期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規劃建成5萬噸,預計到2023年全部建成投產。
新智認知
重點調研機構:
安信證券、天弘基金
調研摘要:
股東減持情況及原因?
公司已按照相關規定披露股東預減持公告,股東減持是由于自身資金需求而進行減持的,并且從三季度報告股東持股情況看,雙方均未減持。
公司研發投入情況?
公司長期關注核心技術的創新及研究,加強在流式計算、數據治理、行業AI引擎等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和布局,不斷鞏固自身核心技術能力,截止三季度研發經費投入七千多萬元且持續在增加。同時大股東旗下新智研究院也在北京、上海和美國硅谷設立研發機構,專注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布局和眾多高端人才的儲備。
實驗室成立、架構及發展狀況?
國家工程實驗室于2016年11月由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并授牌,由新智認知旗下博康智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重慶市公安科學技術研究所、貴陽市公安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共同建設并運行,是國家發改委組織實施的社會治安防控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一體化指揮調度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也是該領域唯一由民營企業牽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一體化指揮調度支撐平臺等關鍵技術研究、技術理念推廣、行業標準制定以及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我國一體化指揮調度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一體化指揮調度領域核心競爭力,規范、完善一體化指揮調度體系,為建設安全可控的一體化指揮調度體系提供技術、標準、產品和服務支持,全面提高我國公共安全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持續創新能力。實驗室理事會下設實驗室主任、專家技術委員會、運行中心、關鍵技術研究中心、工程驗證中心、合作交流中心等部門。目前基于云
計算架構搭建了網絡計算環境和基礎軟件平臺,部署了一體化實戰指揮、合成作戰、人網等業務應用平臺,以及警用無人巡邏車、兵棋推演AI系統和電子沙盤推演等智能交互系統,具備了產品演示、集成驗證功能。自成立以來,國家實驗室已經接待近百余次來自政府、企業和科研院所,以及一帶一路30余個國家代表的參觀交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