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經歷周一大幅回調后,5月7日全線飄紅收盤。與此同時,多家百億元級私募保持較高持倉水平,部分私募甚至處于滿倉的狀態。
越跌越買的投資邏輯
“當前A股的投資邏輯在于業績主導基本面行情中。”北京某百億元級私募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會慢慢挖掘出更多阿爾法投資機會,走出結構性慢牛的機會更大。
截至昨日收盤,三大股指震蕩上行,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超5000億元,盤終滬指報收于2926.39點,漲0.69%,深成指報收于9089.46點,漲1.63%,創業板指數報收于1504.16點,漲0.62%。
“投資的邏輯在于長線持有,這是多數百億元級私募穩健操作的基本準則,對于當前的行情來說,應當說越跌越買。”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總體而言,市場即便發生調整,仍然屬于短期上漲過快的修正。
在私募堅定看好慢牛行情的背后,高倉位運作充分印證了研判。《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私募處了解到,即便在A股回調過程中,其持有的倉位也沒有調整,且普遍有再度加倉的意愿。
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30.17%的私募目前處于滿倉狀態,相比4月份小幅提升;87.93%的私募基金在5成倉或者5成倉以上,高倉位的私募占比小幅下降,依然處于較高位置;另外,只有12%的私募基金處于半倉以下,其中,只有1.72%的私募基金處于空倉觀望狀態。整體來看,雖然4月下旬市場經歷了較為明顯的調整,但是私募的倉位仍舊處于較高的水平。
此外,另有近二成的私募會打算加倉,而超過七成的私募會選擇維持現有倉位不變。
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雖然本周一A股有所調整,但并不影響頭部私募對后市的樂觀預期。星石投資認為,市場有所回調是情緒宣泄的短期現象;長期來看,市場仍然會回到業績主導的基本面行情中,調整之后震蕩上行的趨勢不變,這主要是基于在政策作用下,國內環境和企業信心出現了明顯改善的考慮,未來仍具備震蕩上行的基礎。
“外圍的不確定性將階段性對國內風險資產造成拖累,但在政策維穩的大環境下,A股波動對其敏感性有望不斷降低,市場將逐步開始恢復理性,政策適時調整的可能性也在不斷上升。”凱豐投資高級策略研究員劉幸告訴記者,當期A股估值吸引力較前期顯著提高。危中有機,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還將立足于中長期價值投資和多資產配置的全天候投資風格,嚴格風險管理,并不斷尋找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北京和聚投資則表示,當前A股整體估值修復告一段落,業績兌現正當時,預計強者恒強。年初至今,市場上漲的核心動力來自于流動性恢復背景下的估值修復,在經過修復行情后,很多個股漲幅驚人,估值修復行情可以說基本結束。從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來看,現在指數具有相當的估值安全邊際,即使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相信仍然能夠構成支撐。
此外,業績兌現之后,市場已經由單純的風險偏好驅動估值修復,進入到業績為王的第二階段,估值相對較低、業績增長良好的龍頭品種將大概率勝出;同時,很多細分領域業績向上拐點特征已經顯露,值得重點關注,包括新能源板塊、化工等領域。